2010年7月25日,維基解密網站 (Wikileaks) 通過英國《衛報》、 德國《明鏡》和美國《紐約時報》公布了92000份美軍有關阿富汗戰爭的軍事機密文件。三家新聞媒體201
2006年12月:35歲的澳大利人阿桑奇利用維基技術結合加密傳輸創立了維基解密,他將網站定位為一個讓無法追蹤泄密者的平臺,使泄密者可以放心地發布敏感文件。 2007年1月:阿桑奇表示,維基解密收到的秘密文件數已經達到了1百萬份。
PDF 檔案
1 “維基解密”事件的簡要回顧 WikiLeaks(維基解密, 又譯作維基揭秘、維基泄密)是一個文檔泄露及分析網站, 創 建于2006 年12 月。
維基解密(Wikileaks)從11月29日開始,陸續泄露了一些美國在全世界的外交機密電文,有25萬份之多,在西方國家引起不少的騷動,包括最近我們知道
概覽
維基解密泄露美國外交電報事件發生于2010年11月28日。維基解密首先公開了220份外交電報,并將另一部分發給了五家大媒體(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德國《明鏡周刊》、西班牙《國家報》以及法國《世界報》)進行報導 [1];維基解密計劃將在幾個月內完全公開所有文件。
內容
2010年7月25日,維基解密網站 (Wikileaks) 通過英國《衛報》、 德國《明鏡》和美國《紐約時報》公布了92000份美軍有關阿富汗戰爭的軍事機密文件。 三家新聞媒體2010年7月25日同時在網站上刊登出關于此事的報道。 機密文件中,最具破壞性的消息是北約聯軍在阿富汗殺死平民的事件。
謝邀。我來從技術層面和心理層面入手,以希拉里郵件門為例,證明維基解密的公信力。很簡單,首先,技術層 其實還有一個point大家似乎都沒有提到,那就是郵件系統本身的特點。現在絕大多數郵箱系統為了防止冒名,都會有一個數字簽名的機制,采用公鑰類似rsa的算法來給郵件的head中加一個
從WikiLeak s 維基解密事件看網絡自由. 亞信安全-云安全博客. 12-22. 908. 以支持 維基解密 創始人阿桑奇為名的復仇行動,對主要商業網站所進行的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正持續進行中,這引發了有關互聯網 自由 的疑問。. 化名“無名氏(Anonymous)”的組織,是由
維基解密透露利特維年科中毒案更多細節 維基解密公布了有關俄羅斯前特工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事件的數份電文。其中一份寫道,一名俄羅斯高級
- 維基解密泄露美國外交電報事件
- 維基解密公開美國CIA資料事件綜述報告
- 維基解密事件影響眾說紛紜 學術界可能是最大受益者
- 維基解密事件
- 一嫻:美國人如何看待維基解密事件_新聞_騰訊網
維基解密泄露美國外交電報事件發生于2010年11月28日。維基解密首先公開了220份外交電報,并將另一部分發給了五家大媒體(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德國《明鏡周刊》、西班牙《國家報》以及法國《世界報》)進行報導 [1];維基解密計劃將在幾個月內完全公開所有文件。
內容
1 事件描述. 2017年3月7日,維基解密公布了部分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秘密黑客項目,簡稱“Vault 7”,此次事件是維基解密迄今為止曝光規模最大的一批與CIA相關的機密數據。. 據悉,維基解密原計劃于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3月7日早上8點召開視頻發布會公開
維基解密對這些密件有的是全部公開,有的只公開了一部分。專家和前官員對此次公開密件的影響各執一詞。意大利外長弗拉蒂尼(Franco Frattini)在密件公開前表示,他擔心此事會證明是“外交界的911事件”,將“摧毀國家間的信任”。
維基解密事件 維基解密事件 英國最高法院裁決 阿桑奇引渡瑞典受調查 31/05/2012 奧巴馬簽署保密條令 防維基泄密事件 重演 09/10/2011 李光耀反駁維基泄密 有關回教談話內容不實 06/09/2011 雅國對家人受到網絡攻擊表示遺憾 06/09/2011 維基泄密:為換取武器
一嫻:美國人如何看待維基解密事件. 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和ABC新聞1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8%的美國人認為,維基解密披露美國外交機密文件的